Skip to content
9 min read 故事

三個哭泣的男人|如何面對別人的脆弱?

三個哭泣的男人|如何面對別人的脆弱?
你有遇過大男人在你面前哭嗎? 
你遇到的當下又是怎麼反應的呢?

Podcast:三個哭泣的男人|如何面對別人的脆弱?EP4

今天的這一集我想要分享三個我親身遇到的故事,這三個故事都是發生在醫院 ,我修改過主角的名字,所以故事中的名字不是他們真正的名字

陳叔為什麼哭?

陳叔剛中風的時候,才住到病房裡我就開始幫他做復健治療,他是一個話不太多,酷酷的人。

他經歷了一段艱辛的復健過程,幸運的是他的中風對肢體的影響不多,不過還是得從躺床、練習坐、練習站,到練習走路。復健是一個很累的過程,但在復健時,他從不抱怨,努力練習。他一直給我感覺是一個堅強的人。

陳叔在生病之前是計程車司機,他住院大概一個多月左右就順利出院,但是他必須拿著拐杖走路,也沒有辦法再開車工作。

出院之後陳叔持續的回醫院來復健,維持著他一貫的酷樣,不太說話,每一次都是一個人撐著拐杖,準時抵達,而且幾乎不請假,各大節日只要醫院有開,他一定會來。

一直到有一天,我接到陳叔打到醫院來的電話,他告訴我他家有人生病了,他必須要去照顧。從那通電話之後,我就沒有再看到他。

一個月後的某一天,陳叔突然又來復健了,我和他打招呼:「還好嗎?」

他走近我,輕描淡寫的說:「不太好,我們家有人去世了。」

接著他皺起眉頭,眼淚潸潸落下,他扭著臉哽咽:「是我那個沒有結婚的老婆。」

我回想起陳叔單身,他在住院的期間,我看過他的爸媽(陳叔已經60歲了,他的爸媽應該都80多歲了),看過他的妹妹,還有另外一個看起來跟陳叔差不多年紀的女性。阿姨來的時候,他們的互動不多,他維持一慣的酷樣,不會主動請阿姨幫忙,總是自己做事。而她常常會來醫院,靜靜的坐在一旁陪他,我在想他講的那個人就是阿姨吧。

當我愣住不知道該怎麼反應,正想拿衛生紙,原本難過的趴在櫃台上的陳叔抬起頭,朝我揮了揮手,靜靜的走回他的老位子,復健。

阻礙許爸往前走的,並不是受傷的腿。

許爸40歲,他的大腿上面長了一個腫瘤,做了腫瘤切除後,為了控制癌細胞的生長,繼續做了放療和化療。經歷的手術和放化療,許爸雖然不需要拐杖,但他的腿需要時間修復,訓練肌力和肌耐力。許爸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很緊張,滿滿焦慮感的先生。

他告訴我,因為生了這一場病所以跟公司請了幾個月的假期,回去工作後又事事需要請同事幫忙,公司最後請他離開,提到這一段時他是笑笑的說,有點像是自嘲。

復健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,我一週會看到許爸兩三次,所以我知道他因為生病失業,太太負責家裡的生計,他有一個國小的女兒。有時候許爸會期待著隔天去面試,但他常常落空,過幾天會再告訴我他要去下一個面試。在一次一次跟他交談的過程當中,我不知不覺也跟著他的心情一起起伏,好像我也在波濤中。

我知道許爸並不需要靠勞力工作,阻礙他往前走的,並不是受傷的腿。

直到有一天,許爸又在跟我抱怨他的腿,當下的我其實是不耐煩的,因為他的腿已經回復到幾乎九成,他能騎腳踏車,能自由地行走,外觀就和一般人一樣。但是他遲遲不想畢業,想繼續來復健。

所以那天,我反問他:「你現在會覺得壓力很大嗎?會覺得很焦慮嗎?或者是睡不好?」

他哽咽,哭了。他告訴我他生病了,做了好多治療,不知道為什麼腳會變成這個樣子,失業了,老婆開始覺得家裡都是她在撐,看不慣他在家裡晃來晃去…

在聽的當下,原本煩躁的我跟著他一起鼻酸,因為我跟著他經歷了這些時日。我當下的第一個反應是立刻180度轉頭,往我的治療區櫃檯走,因為我不希望我也在他面前直接哭出來。

漁夫阿公,你為什麼傷心?

漁夫阿公是一個87歲的阿公,那天的故事完整版我拍過一個YouTube的影片:醫院故事|87歲病人阿公教我的事

當我第一次走進他的病房,他已經正在哭了,所以我之前根本不認識他。我走靠近他問他:「阿公,你為什麼這麼傷心?

阿公說:「老人的人生好痛苦。」他覺得變老好痛苦。

那一天,在旁邊照顧他的人是阿嬤,阿嬤也80幾歲了。

那一天我遇到了這位很老的阿公,因為想到自己的變老而難過哭泣。

直視面對另一個人的脆弱

上面這三個故事,是我在醫院工作遇到的事,我想不是在醫院上班的人,大概很少有機會遇到別人這麼脆弱的時刻。

我在Podcast第一集提到,可能很多人會覺得,在醫院工作最難的是需要面對病人的生離死別,但對我來講並不是。

今天這個故事的例子,是醫院工作對我的另一個大衝擊:我必須要直視面對另一個人的脆弱。

你說女生難道不哭嗎?為什麼這故事特別講男生?

女生當然也哭, 但男性在我們的刻板印象裡,是需要更強壯更強悍的另外一種生物。反過來說女生的哭泣,對一般人來講,比較能夠接受或習慣,而女生也比較有機會去表達自己的脆弱。

當然,我在遇到比如說乳癌,做過乳房切除手術後的女生。當我看到這些女生乳癌的傷疤時,我也一樣會感受到她們強烈的不安全感跟脆弱。

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做《男孩危機》,書裡面講了很多男性的脆弱點,跟在現代社會常被忽略的男性危機。比如說男性的自殺率比較高,另外在某些國家對於男性的政策補助沒有女生來的多。

舉例來講,在某些國家,單親媽媽會得到社會上比較多的福利的補助,不論是金錢的或是喘息照顧服務,社會補助會幫助未婚的單親媽媽。但是相反的,政府卻沒有給帶著小孩的單親爸爸一樣的補助。

那這可能演變成,一對年輕情侶意外懷孕生子之後,爸爸沒有錢撫養孩子,而孩子跟著媽媽才社會國家的錢可以拿,所以勢必這個小孩會跟著媽媽走,這更加深了爸爸不負責任,拋棄小孩的社會刻板印象。

現代的社會,不斷鼓勵女性要更獨立自主,靠自己好好工作,要有經濟能力不要倚靠男人。相反的卻沒有教導男生,在女性意識抬頭的時候,男人該怎麼做?

我們對男性的期待仍留在遠古時代

大環境裡,我們仍期待一位男性,要好好讀書,找到一份好的工作,要建立一番事業,要成家立業。

兩性價值觀改變的不同步,造成男女之間的失衡。當我們一直在鼓勵女性當自強的同時,我們還是希望男性像原本一樣要扛起一個家,這造成兩性之間一個強碰,接著影響了現代人的不婚不生,和離婚率很高的現象。

在另一本書,《脆弱的力量》裡面也提到一個小故事,書的作者布朗教授(她在TED上面有一場關於脆弱的火紅演講)在某一場演講結束後,一位男性觀眾走過來跟她講話。

他謝謝教授鼓勵男生要和信任的人(另一半)分享自己的脆弱,但他告訴布朗教授,他無法這麼做,因為少來了,當男性分享脆弱時,女生其實不接受。「她們寧可看到王子死在白馬上,而不是從白馬上摔下來。」

身為女生的我,讀到這些觀點讓我百感交集,因為這些現象對我而言非常非常的真實,也是我固有的思想中不存在的逆思維。

確實身邊的不少女生朋友,常常會希望男性能夠「練習」坦承,但是問問在讀的你,如果對方真的講出和刻板印象中不符合的形象時,我們真的有辦法百分之百的尊重包容,不帶有歧視的接納、承接住他的脆弱嗎?

推薦閱讀:

《男孩危機》博客來介紹

男孩危機

《脆弱的力量》博客來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