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3 min read 個人成長

#12 人維持動力的精神糧食:「進步感」

#12 人維持動力的精神糧食:「進步感」

當你收到這封信的時候,表示我在連續工作兩週後,終於休假啦!

這兩週,我當了五天的翻譯助教,完成兩支YouTube影片,高強度工作下我竟然活得好好的,真神奇。

今天想聊「進步感」

我在讀《隱性潛能》時看到這個詞,最近認真思考發現,會不會大家煩惱的人生問題,都跟「進步感」有關呢?

人維持動力的一大精神糧食,來自「進步感」。

當我們感覺到「自己在進步」,會莫名的充滿勇氣,心情變好,原本困難的事情瞬間順暢了,形成了正向循環,讓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況下願意繼續行動。

我回想我自己過往的經歷,在醫院工作的七年,第一年菜鳥,忙著學習如何真正治療人,接著做了兩年PGY臨床訓練,在職念了兩年研究所,疫情停滯了兩年,疫情結束後我就離職了。

回顧了才發現,我選在第七年離職或許不是偶然。因為該有的受訓都做完了,同樣的工作內容,我開始覺得無聊,上班提不起勁,開始懷疑人生就這樣子嗎。

原來我無法繼續待下去的原因,是我感受不到「進步感」了。

換句話說,如果我能持續感受到進步感,是否我就不用離職呢?

我現在的工作型態,比起之前變化性很大,我時常發現自己很用力在工作,每天都在突破極限,時常在緊繃到最高點後瞬間放鬆,但我卻發現自己「很享受」(真不想承認)。

在《隱性潛能》裡的提到,人們的進步感,不一定得來自工作本身。下班後的副業,或著認真從事的嗜好,這些「不務正業」來的進步感,足以讓人在正職工作中表現得更好。

不知道你對這個現象有共鳴嗎?

我的彩妝師朋友,這幾個月迷上學英文,而且是魔鬼訓練班的那種英文,每週上8小時的課,下班回家還要寫作業。努力的成果是她明顯的進步了,每次遇到她都在聊英文的話題,她分享的時候眼睛裡彷彿透出熱情的火苗🔥

我不知道在一般企業中,有晉升制度的公司工作,使否就能擺脫這種,因為沒有進步感而對自己失望的命運。

如果根本原因並不是「你討厭這份工作」,只要能夠找尋生活中的進步感來緩解自己的焦躁,是不是就能放心地待下去,不一定要離職了呢?

發現這件事不知為何讓我有點雀躍+興奮,我想繼續觀察看看。

我在YouTube有完整分享《隱性潛能》這本書,有興趣可以去看~我最近又開始看作者的第一本書《給予》,又是個驚為天人!太喜歡了!有心得再分享~

(首圖是我的畫,當初還投稿了波隆納插畫展,畫畫也是我的進步感來源。)

下週見囉:)

瑪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