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圍在老師旁邊,只有教室遠方角落一個小小的背影在玩火車玩具。這是我第一次進到孩子生活的真實環境,原來社會邊緣化在幼兒園就開始了嗎
「哇~太明顯了吧」心裡直覺浮現出聲音,在去之前園長給我的資訊是:「兩歲多了但還不會講話,叫他名字沒有反應,不受控的在教室晃來晃去,不理解規則也不會模仿別人」
我穿越教室走近他:「嗨布布,我是美美老師。」全班小孩都好奇地看向這新來的陌生老師,只有布布頭也不抬的繼續玩火車。我蹲下來湊近他:「你在玩什麼?」嗯,不理我,of course~
我繼續跟他說話,一邊拿軌道和車廂加入他,拿樹木和動物積木,拿其他小汽車玩具,甚至故意擋住他的火車道路,他完全沒有看我,我像隱形了一樣。
我從老師那拿了一盒「聽說布布喜歡的彩色積木」,他放下火車開始改拼積木,我伸手想跟他一起玩,他甩開我,尖叫,不讓我碰他拼的小火箭。
改變策略,我站起身準備要去找下一個武器,眼角餘光裡我發現他停下了動作,用超斜的斜眼看我要去哪。很好,總算注意到我了。
我坐回布布旁邊,開始跟旁邊一直黏著我的小男孩一起蓋積木城堡,「哇~可以蓋好高喔~」我故意發出很誇張的驚嘆。果然,布布湊過來伸手想要拿積木,我把他撥開,哼你也不能玩我的。他沒有哭,只是默默坐回原本的位子。這時老師拿來一盤「聽說布布喜歡的鮮豔的曬衣夾」,老師說布布還不會夾,每次都放反。
「布布你看,這樣,夾~」我示範動作,然後遞了一個夾子給他
他夾對了!我開心的誇獎他,讓他再試一次
只看他用小小的手掌握著夾子,換了幾個角度還是捏不穩,然後,他把夾子拿給我
他 把 夾 子 拿 給 我 !花了45分鐘,他開始主動尋求我的幫忙。
就這樣夾了幾回,我發現園長和布布爸爸已經站在教室外,時間差不多了。
這時一個布布手裡的曬衣夾掉到地上,我撿起夾子握在手心,看著他。他沒有看我,小小的他朝我伸出小小的手,我把夾子放進他的小手心,布布握緊夾子,用像小機器人的腔調小聲說:「謝謝。」
(今天的故事是真的但名字是假的)
你猜到了嗎?布布是個自閉症的孩子
以下是我介入時的想法和後來給老師家長的建議,只想看故事的人可以省略,也歡迎早療老師前輩們分享經驗~
在今天我和布布短短的相處時間裡,經歷了幾個轉折
- 火車軌道時:零互動,我一直在旁邊吵他,他還是沒反應,也對其他玩具沒興趣
- 彩色積木時:零互動,不過他成功轉移注意到其他玩具,但他只會照原本自己的玩法把積木做成火箭
- 城堡積木時:開始注意到環境中的我和小男孩同學,主動靠近,但他是想自己蓋,不是想跟我們一起蓋
- 被我撥開手時:障礙出現,他沒爭搶,摸摸鼻子算了(有個性)
- 曬衣夾時:他注意而且模仿我的動作,主動互動(把夾子拿給我,請我幫忙)
- 最後:仍然沒有眼神交會,但他明確注意到我的存在,有來回的互動(伸手跟我拿,我交給他,他說謝謝)
我很努力的嘗試要和他互動,他也努力的嘗試,在一個小時內能夠和陌生的老師建立互動關係,我覺得好棒。
最後和布布爸爸的會談中得知,醫師已經給了自閉症的診斷,有開立身心障礙手冊,也持續在醫院做物理和職能的早期療育。聽到這裡算是鬆一口氣,表示家長了解孩子的狀況,也用正向的態度在面對。
在今天的訪視中我持續在做的事是:「增加互動」,我嘗試不同方法讓他注意到我,言語沒反應,我就用物品吸引;我創造干擾(擋他的火車軌道,搶他的積木)觀察他遇到困難時的反應。
幼兒園老師拿出布布的IEP(特殊需求孩子的個別化教育計畫),告訴我平時她們運用的技巧,像是正向鼓勵,立即鼓勵等等。我發現老師在布布遇到障礙情境時(跟其他孩子搶玩具時),老師會直接介入排除(告訴其他孩子布布還小不懂事要多讓他)。大人幫忙排除衝突,減少了爭搶後的哭鬧戲碼,但是同時減少了孩子學會如何去處理困難的機會(例如:一起玩,輪流玩),而對布布來說,變成是減少了和周遭環境互動的機會
試想這個情境:布布自己玩火車,同學小明也搶著想玩,老師介入說要先讓布布玩,障礙被排除,布布沒有機會跟小明互搶吵架,他完全不受干擾的繼續待在他的小世界裡玩火車,互動的機會在老師介入排解障礙的時候一起消失了。
所以我提出的其中一個建議是,可以開始試著給布布一點點挑戰,比如:跟同學爭搶時晚一點再介入,或是假裝拿走他的東西,讓他需要主動去要,試著讓互動頻率提升。
至於一般來講物理治療師要著重的動作部分,除了明顯的寬步伐和走不穩,我今天還真的是有夠難觀察到的,不過我想,關心的爸媽、認真的老師,加上願意嘗試跨出舒適圈的布布自己,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的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