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Hi, 我是治療師瑪奇

我分享自由工作,健康,好書和創業日記,歡迎訂閱電子報

Subscribe form
治療師瑪奇

Featured issues

Maggie H
Maggie H

培訓體系該如何選,考證又是否必要?(下集)

今天的文章很長,我標了文章大綱,可以直接滑到你想看的章節。

正文開始

原來大家都在等下集!這不就來了嗎

我發現我收到的苦惱訊息,大家還是很糾結該怎麼選,需要更中立加白話文的建議。

偏偏網路上關於皮拉提斯培訓課的文章,除了體系介紹外,查不到更多相關的資訊。

公開表達立場並不容易,畢竟總有跟你意見相左的人(酸民很兇),我猜這是為何分享文很少的原因。

這篇文章我會分成下面五大部分,馬上開始!

  1. 我的知識背景
  2. 培訓歷程
  3. 兩培訓體系比較:STOTT和MCA
  4. 我為什麼沒有考試
  5. 我如何看待皮拉提斯培訓課的未來

🎓我的知識背景

先簡介這一段,是想讓你們了解我在寫這篇分享文時,是基於什麼樣的起點。

我在長庚大學唸了四年的物理治療,進國泰醫院做了7年臨床物理治療師。這之間包含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的實習+2年的陽明交大物理治療研究所+2年的PGY臨床醫學訓練。

所以在正式轉職往皮拉提斯時,我是區域教學醫院的臨床教師,學習身體知識超過十年,每天的工作是:矯正姿勢、評估動作、治療個案、教運動…

簡單來說,就算我不是頂尖的物理治療師,我也比一般人更懂身體。

而且正好是皮拉提斯老師最需要的,對骨骼肌肉排列,解剖,動作,生物力學的基本知識與觀察力。

寫這一段不是為了嚇走非醫療背景的人,而是接下來我分享對培訓課的看法,我的視角會跟我的背景有關。

📚培訓歷程

這段其實我寫過了,在電子報系列文3和4-「花了14萬上皮拉提斯培訓,誰說不能走捷徑?」「關於皮拉提斯師資的更深思考(上集):選擇培訓課時,你該關注的真正重點」

既然已經公開透明到這,我把細節也補充進來。

我上的培訓體系是STOTT,培訓老師是體線運動的Eugene和Nate。

非常精彩的課,非常棒的老師!

兩位老師的IR1 和IICB1 是我第一次正式學習皮拉提斯,從原理、訓練目標、身體應用、皮拉提斯動作,建構了我對皮拉提斯的認知。

如果用一句話形容,培訓課後的感想是:「啊~原來這是皮拉提斯啊!」

儘管是同一個體系,Eugene和Nate的教學風格完全不同,我因此獲得不同視角對皮拉提斯的解讀。

兩位老師各自留下令我印象深刻的特色。

Eugene老師的教學充滿細緻的動作細節,循序漸進的疊加知識,透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,留給所有人放心發言的空間。Eugene老師的課是我參與的第一場培訓,除了全面的理解皮拉提斯,也激發了我對皮拉提斯的興趣與入迷。

Nate老師的課像是綜觀全局,幫助我整合舊有的知識與新學的內容,像清晰的骨架串起零散的概念。我個人認為,Nate老師的課很適合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的進階修煉,已經有基礎與教學經驗的人,會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感受。

🏫兩培訓體系比較:STOTT和MCA

STOTT交代的差不多,接下來提MCA(MotioncareAcademy)。

接觸到MCA,是我受邀擔任了翻譯助教。

其實剛開始我沒有發文推薦,是因為,我想先確認這門培訓夠不夠好(誠實豆沙包,老闆拍謝,抖😂)。

MCA是新興的皮拉提斯培訓體系,培訓總教官Boram Kim是16年的物理治療師、皮拉提斯及瑜伽老師,有多國的教學及工作經驗。

我會簡單介紹課程內容,接著寫共通點差異點

課程制度&費用

STOTT分為常規系統和復健系統,課程有一級和二級。

常規一級課程:一級墊上IMP(8天)、一級核心床IR(10天)、一級全場館ICCB (10天,Cadillac,Chair,barrel)

每一門課的費用每個培訓單位略有不同,約是5萬-8萬。

總計完成一級的培訓,需要28天,費用約18-19萬。見實習及考試費用另計。

MCA分為Lv1/Lv2,Lv3後是培養未來培訓講師的課程。
一級Lv1課程:包含墊上+核心床+

Read more
Maggie H
Maggie H

離開醫院出走後,我只剩下一條路:教皮拉提斯

厭世的星期一下午,我在外科病房為一位開刀的阿公復健。

白袍內的藍色工作服被汗水浸濕,口罩遮蓋了我面無表情的臉,這樣正好。

一如往常的一天。

「你很有愛心。」

低著頭的我停下動作,抬頭看向阿公,「嗯?」

「你很有愛心。」

他又說了一次。

走出阿公的病房,我聽見心裡的聲音說:「嗯。可以離職了。」

莫名其妙!這算哪門子的離職啟示。

或許人生就是如此毫無道理吧。

我是家裡的老大,一路都被稱讚,很懂事,會讀書,多才多藝,漂亮聰明勝利組。

雖然讀的不是頂尖學府,進入醫療體系後,身邊的人又總說我「有愛心,有耐心,幫助社會的善良女生」

我是大家口中的好人,好乖的人。

誤打誤撞的叛逆

我從未想過自己會離開醫院,我當時的年薪是90萬,固定上下班,每週工作45小時。

有勞健保,15天的有薪特休,白袍制服,三節加生日獎金,福利補助。就連疫情的緊繃時間,醫院都付了我們底薪(誠心感激)。

於是我買了車,簽下20年的房貸,心想如此穩定的工作,哪有什麼好怕?

孰不知,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,房貸才繳了兩年,我就離職了。

我在淋浴時計算著戶頭裡的存款。我花錢很大手大腳,沒在記帳,也很幸運的家裡暫時不需要我照顧。

算來算去身上的存款加上小時候的壓歲錢,如果節省一些,能撐一年。

我心想,我不可能一整年都沒有收入吧!硬著頭皮就遞出了辭呈。

焦慮心魔與房貸壓力逼著我向前

心魔的威力,從頭到尾都來自自己:自己嚇自己。

理性上我知道我有足夠的存款,可以稍微暫停喘口氣,就算無法gap year也能gap month。

結果離職不到兩週,我就陷入極度的焦慮:「接下來怎麼辦?」

嚴格說起來我是裸辭,原本九成的收入來自正職薪資,YouTube訂閱不到1000人。

我沒有計畫,也沒找下一份工作。

我只深刻地記得,當時的我決心不想做物理治療,眼前的景象就像是無邊際的荒野,我看見身邊許多人走在有路標的明顯道路上。

獨身停留在原地的我,背著有點磨損的後背包,裡頭裝著我擁有的知識和技能,包括養活我七年的醫療專業,這把最鋒利的大刀,我卻任性的不想拿出來用。

焦慮心魔與房貸的雙重壓力下,我看見了一道微小的曙光:皮拉提斯。

我一直在上一對一的器械皮拉提斯,老師是我在醫院的治療師學姊,她在醫院正職以外的時間,同時在教皮拉提斯。

我時常看她研究動作,準備皮拉提斯考試,在自媒體上招生。

冥冥之中有注定:老天叫我教皮拉提斯

七年來,我在醫院負責的治療區是「運動治療室」,教一對一運動。

我喜歡皮拉提斯,自己練皮拉提斯,加上我的腿很長很有說服力,皮拉提斯是我最有機會成功的路。

(下集待續)

瑪奇murmur

希望我分享的經歷,能成為你迷茫中的微光,就像當初學姊給我的一樣,謝謝Ellen。

Read more
Maggie H
Maggie H

如何安排一小時的皮拉提斯課

訓練身體的動作這麼多,光是皮拉提斯的變化,加上不同派別,瑜伽,墊上徒手,伸展等等,隨便都超過一百個動作。

分享我如何安排「一個小時的皮拉提斯課」,有自主運動習慣的人,也可以當成「一個小時的皮拉提斯練習」參考。

1. 叫醒沈睡的深層核心


首先,我一定會做「核心暖身」。我的暖身不是指運動前拉筋或練球前的暖身操,而是深層核心誘發,目的是校正回歸,建立大腦和身體的連結。告訴還在思考工作的大腦,剛看完感人電影的大腦,現在這個時間,請專注在自己的身體動作。


所以這裡的動作,通常強度低,但是強調「覺察」和「控制」。比如:控制骨盆轉動,控制肩胛骨穩定下畫圈,感受脊椎旋轉,感受呼吸起伏,感受臀肌發力。


以動作來說,我會選流程單純的,例如橋式。因為如果太複雜,大腦就需要額外花費精力去記動作,無法專注在控制身體。

2. 用3D視角來訓練-人體動作三平面


在一節課中,我會確保動作菜單有涵蓋三個平面,直接舉例:

  • 矢狀面 – 前彎/後仰

  • 額狀面 – 左右側彎
水平面 – 旋轉


基本上,墊上運動的矢狀面動作偏多,以皮拉提斯來說如:Hundred,Single leg stretch,Roll over,Front Rowing,Teaser…

其他常見的核心練習也是,像棒式,捲腹,分腿蹲,深蹲,硬舉,這些動作都算是「矢狀面」。


然而人類日常生活的動作,是涵蓋三平面的。比如:彎腰半蹲從洗衣籃裡抱起髒衣服,身體旋轉把衣服丟進洗衣機,再側彎拿洗衣精加進洗衣槽。


既然如此,運動訓練時當然也得同時考量三個平面啊!


所以我在安排課表時,一定會確定,當天的動作也加入了側彎和旋轉的訓練。

3. 脊椎靈活是皮拉提斯的精髓


我認為「脊椎控制」的練習,是其他運動難以取代皮拉提斯的精髓。

儘管有規律的運動習慣,但不論是重訓,跑步,游泳,騎自行車,打羽球,跳Swing,還是爬山,都沒有一樣運動,能有機會讓脊椎好好動一動。


為什麼小孩子很少喊腰痠背痛,因為小孩子活動量很大,動作多元,爬上爬下讓他們維持靈活的脊椎。


而生活模式靜態的大人,長時間固定同一個姿勢,又缺乏運動,脊椎只能越來越緊。
所以我的每一堂課,都會放脊椎靈活控制的動作。


4. 換姿勢,換器械,提供身體不一樣的刺激


我的學生們都知道,我的每一堂課,動作都不會重複。
為什麼要這麼辛苦每次排新動作? 


足夠的反覆訓練才能讓身體進步,這句話千真萬確,但變換姿勢,更換器材,才有機會讓身體在不同的環境下,為了勝任新的任務,更全面的進步。


舉個例:
「每天跑跑步機」,對比「跑跑步機+跑操場+跑河堤+跑高低坡+越野跑」比起來,誰能訓練到更多身體功能?


因此,一樣是加強「脊椎伸展」,我可以:凱床貓式,梯桶樹式,半弧筒胸伸,核心床Down stretch,

Read more
Maggie H
Maggie H

改善 圓肩 駝背:自我檢測方法,關鍵肌肉群的訓練策略

我在Ig上票選了大家最想看的身體知識, 圓肩 駝背 +烏龜頸獲得了最高的票數。(我原本以為第一名會是骨盆前傾)

每一個來上皮拉提斯課的人,百分之九十都會跟我說:想改善駝背圓肩!

票選最困擾的體態問題是:「 圓肩 + 厚肩頸 」

明明網路上有成千上萬部影片,有書,有文章在教怎麼改善駝背圓肩

為什麼大家仍然在問同一個問題?

當然,沒有乖乖做運動是一回事,另一個問題是大部分的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練什麼,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練對,漸漸的越做越沒fu,沒動力,無法持續,最後放棄算了!

圓肩 體態 駝背
圓肩的人常伴隨肩頸的緊繃不適,且上半身看起來較寬厚

今天這篇的主題我想鎖定「圓肩+厚肩頸」

我會告訴你:

1.「圓肩」和「駝背」的差異

2. 檢測自己的身體

3. 重點概念:形成圓肩的原因,了解我們要解決的目標

4. 怎麼做?

這篇的脈絡是,你必須先清楚了解我們要解決的目標,找到問題後就會有方向,然後該怎麼做到就是最簡單的事了!(網路上絕對有千百個免費教學影片和方法)

目錄

1.「圓肩」和「駝背」的差異
2. 檢測自己的身體
3. 重點:形成圓肩的原因,了解我們要解決的目標
4. 怎麼做?
5.下集待續

1.「圓肩」和「駝背」的差異

駝背 圓肩
圖片來源:Canva

看一下這張圖

「圓肩」指的是肩胛骨往外前側滑,帶動肱骨頭前移,讓側面看起來像是,肩膀往前掉著,手拖得長長的,感覺無精打采的姿勢。示範角色:無臉男

「駝背」則是指胸椎過度向前彎曲,胸口下沉,上半身沒有挺直的姿勢。示範角色:鐘樓怪人

圓肩指的是肩胛骨前引,重點在肩胛骨與軀幹的相對位置,而駝背指的是胸椎段的前彎,重點在脊椎椎節間的相對位置

圓肩 無臉男
駝背

相信大家現在理解圓肩和駝背的定義了,雖然兩個名詞在指不同的身體結構,但是圓肩和駝背常常是伴隨出現的,通常駝背的人也同時有圓肩的問題,這是簡單的物理學,在駝背的姿勢下,肩胛骨順著重力會往前掉,是非常自然而然發生的事。

2. 檢測自己的身體

a. 拿出你的手機,拍照!

側面 體態 照

拿出你的手機,拍下你自己的側面照,正面照和背面照(請用腳架、用物品固定,或找人幫你拍)

拍照盡量穿貼身背心,比基尼或不穿,避開有領子的上衣,長髮的人把頭髮綁起來。


側面照:

我們要找兩個解剖結構:肱骨(手臂的骨頭),肩胛骨(兩片三角形的翅膀)。

沿著手臂的線條描出你的肱骨(橘線),和三角形的肩胛骨(綠線)。

側面 圓肩
我的側面照裡你可以看出,我的左肩位置較理想,右肩的肩胛骨前引較多,這跟我的慣用手是右手有關。

如果你能明顯看到肩胛骨的那片三角形面積,表示你的肩胛骨前引,有圓肩的姿態。

理想的肩胛骨位置,兩片三角形會平貼在後背,所以從側面看應該要看不太到肩胛骨才對。

背面照:

畫出你的脊椎,和三角形的肩胛骨,如果你看不出來,可以請別人幫你找到骨頭的位子後,用筆或貼貼紙在身上做記號,再拍一次照

背面 體態
我的兩側肩胛骨不同高,兩側肩胛內緣距離脊椎約3-3.5指幅

 

Read more

Latest issues

我這一年從翻譯學到的事

我這一年從翻譯學到的事

5 min read
不如把內耗的力氣拿來運動

不如把內耗的力氣拿來運動

2 min read
關於社群媒體焦慮,我做了一件事

關於社群媒體焦慮,我做了一件事

3 min read
如果不用工作我會做什麼事

如果不用工作我會做什麼事

5 min read
你不需要自律才能成功

你不需要自律才能成功

4 min read
原來會結巴也可以當主持人啊

原來會結巴也可以當主持人啊

4 min read
平衡生活與工作,真的有可能嗎?

平衡生活與工作,真的有可能嗎?

4 min read
我的五年人生藍圖

我的五年人生藍圖

5 min read
讓我從床上彈起來的一句話

讓我從床上彈起來的一句話

3 min read
教皮拉提斯能賺多少錢?

教皮拉提斯能賺多少錢?

4 min read
人維持動力的精神糧食:「進步感」

人維持動力的精神糧食:「進步感」

3 min read
活到33歲,我做錯的一件事

活到33歲,我做錯的一件事

5 min read